大熊猫是动物界活化石,以竹类为主食。大熊猫消化系统的结构与食草类不同,保留着跟祖先一样较短的肠道系统,没有食草动物那种很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对竹子的消化程度很低。所以它们每日平均要花上约13个小时进食,采取大量进食和快速消化的方式来获得能量。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大熊猫活动范围很小。除发情期外,一般都是独居状态。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其中四川省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分别占全国总数的74.4%和78.7%。从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和栖息地的面积,四川都是现今大熊猫的分布中心。四川省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岷山山系、邛崃山山系、大相岭山系、小相岭山系、凉山山系。
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处于岷山山系,保护区始建立于1983年,是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其生态系统和钙华景观为主的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岷山山系中段,是涪江的发源地,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及川金丝猴等野生动物种群交流的关键性走廊带,大熊猫岷山核心种群的主要栖息地和关键连接纽带,对促进岷山山系大熊猫等野生动物基因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与周围的九寨沟、王朗、雪宝顶等自然保护区一起构成了岷山山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和保存岷山山系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维持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保障大熊猫、川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的长远生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5年结束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有大熊猫数量15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19946公顷,占保护区面积的36.1%。大熊猫在保护区内分布广,在各主要沟谷中的森林内几乎都有大熊猫活动痕迹。在保护区内有三种大熊猫可食竹,分别是缺苞箭竹、华西箭竹、青川箭竹。
从目前黄龙保护区发现的大熊猫活动痕迹来看,这些区域山高林茂,隐秘性良好,食物和水源充足,2700-3200米这个范围内活动较为频繁,主要生活在阔叶林、针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坡度为35度以下较为平缓处。
黄龙自然保护区不仅仅是保护大熊猫这一单一物种,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大熊猫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庇护了与之伴生的生灵,如扭角羚、金丝猴、鬣羚、斑羚、红腹角雉、血雉等。
黄龙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的同时,对伴生物种乃至整个生态系统都进行了完整的保护,并且保护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