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从何来》黄龙后寺的楹联

黄龙后寺的楹联

时间: 2018/07/11
撰稿:汪志斌
摄影:姜跃斌

        黄龙后寺的楹联至今仍有很多。在黄龙后寺山门柱上,以“黄龙后寺”匾为横额有一联:
        为民治水,功在人间长不朽,千秋美德;
        乐隐深山,道成仙去名留世,万代高风。

       此联右联木板有缺损,题“黄龙胜会之吉”。左联题“癸酉年夏古松众善信献,张瑞和撰书”,其中“张瑞和”三字为印章。癸酉年即公元1993年。此联正是将黄龙真人和大禹治水相联系,也正是当地民间关于黄龙真人的主要看法。

后寺大门两边,以“心传遥接”匾为横额有一题于木板上的朱书对联,没有镌刻,如今字迹已经有所模糊。对联云:
       及时行乐地,春亦乐夏亦乐秋亦乐,冬来寻诗风雪中不乐亦乐;
       翘首仰仙踪,池也仙山也仙林也仙,我今买醉黄龙里非仙也仙。

       右联题“古松州农民子弟张元顺沐手题书”。左联题“一九八一年岁次辛酉六月黄龙胜会之吉”。这是一主要抒写人生逍遥快乐之心志的对联,其思想背景正是传统文人及时行乐的人生忧患与神仙境界的向往、排遣。

        在黄龙后寺山门背后,即四合院内正对大殿的门柱上有一旧联:
        众峰极长空,非仙境莫非仙境;
        群池绝寰宇,是人间不是人间。

       其右联题“先父苗光寅,讳畏三,五十年前为黄龙寺题联”。左联题“松邑人苗培生书公元一九八七年七月十日”。这里的“五十年前”即1937年。此联以“非-莫非”“是-不是”这样的对立排斥性表述将黄龙沟所具有的美绝寰宇的景象给予了空灵的表述,给人极大的言语冲击,也给人巨大的想象空间,具有非常浓厚的传统写意山水风格,和这里的山光水色相映衬,尤其韵味十足。

        在黄龙后寺山门背后的门边,以“大空明界”匾为横额有一颇为有名的旧联,此联仅右联为原件,左联是后补。对联云:
        松声竹声钟磬声 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池烟色 色色皆空

       右联下题“中华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六月,弟子王本雄敬书”,民国十二年即公元1923年。左联下题“公元一九九九年六月补残缺”。这一对联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语,既是在写景,又是阐发佛理道法。一个“声声自在”,便极力刻画了道门道观无心、无为而与自然相契合的神秘意境而自由境界。同时,在佛教中,进退无碍、言行无滞,特别是在心灵与精神的最深层次上完全摆脱烦恼的束缚,做到通达无碍,也被称为自在。佛经中有两种、四种、五种、八种、十种自在等说法。所以,“声声自在”也是描写人们逐渐断除凡念、感到精神解脱的一种心情。一个“色色皆空”,既是对黄龙沟绮丽而空灵的自然景观的刻画,也暗示着这里所营造出来的那种宗教化的虚无飘渺的神仙境界,以及“色即是空”、万物皆空的佛家最高境界。在佛教观念中,所谓“空”是指主客观世界的虚幻不实,或者是指万物本来的空寂。佛经中也有2、3、4、6、7、11、13、16和18空等说法。所以,“色色皆空”,也就是强调佛教的“空”,与大乘空宗所说之意相近。[]王本雄以“弟子”自称,我们不知道他是确实出家的道士或者和尚,还是居家礼拜的居士信徒,从这一渗透了佛道两家精神的对联来看,佛道思想与取向在黄龙这一地区的民众中间是水乳交融而成为一体的,这同宋元以来中国宗教的历史走向是一致的,也是同民间宗教信仰与崇拜的基本逻辑是相符合的,正是黄龙宗教文化融合性特色的集中体现。

        关于这一点,朱越利先生在《松潘黄龙寺的宗教融合现象》一文中已经指出:
从东汉以来,儒释道三教既斗争又融合,成为中国宗教发展史中的重要内容,明清两代尤其明显地体现在庙宇本身。或表现为一教之庙客三教之神,或表现为三教殿堂共同组成一庙。黄龙寺属于后者,为道佛二教共同组成一寺。
实际上,黄龙寺的宗教信仰与文化融合不仅仅是“道佛二教共同组成一寺”这么简单,在其不同的历史阶段,多宗教融合的种种现象在这里都有所显现,从民间信仰与崇拜对道佛等宗教文化的接收与吸收,到道佛二教组成一寺,再到一寺而兼容三教,等等。因此,黄龙的宗教文化在这一多层次的宗教对话与融合的考察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与此种情况类似的还有黄龙后寺正殿即黄龙真人殿大门边的一副对联:
        平水旱以乘时,倚树听泉参佛果;
        仰飞腾而得路,拨云寻道散天花。

       此联右联题“光绪丁酉桂月敬献”。左联题“赐同武进士出身弟子陈祖虞沐手敬书”。“光绪丁酉”为1897年。桂月即农历八月。这一对联将黄龙与大禹治水传说同佛道意蕴融合在了一起。其中,“参佛果”和“散天花”二语,都出自佛教故事。

        大殿门上这副对联的旁边尚有一副讲述八仙的奇联。该联实际上是一首七言八句的古诗,被书写者采用拆字拼字这一道教造字的习惯方式,改造成了上下两联一共十六个字,每两个字讲述八仙中一位仙人的形象,极富有趣味,展现出中国民间或者传统不拘一格的创造精神。今将每个拼合起来的字拆开,按原诗文字表述如下:
        拐李先生道德高,钟离老祖把扇摇,洞宾背剑清风绕,湘子云端吹玉箫。
        国舅手敲云牙板,果老骑驴过仙桥,仙姑献来长生草,采和提兰敬蟠桃。

       其中“兰”为“篮”的俗写。其右联题“庆祝黄龙胜会吉日”,左联题“黄龙寺居士等敬献,一九九七年七月十六日,张瑞和书”。

        (节选自《黄龙地区宗教文化研究》)

网友评论